摘 要:在中国城镇化 2.0阶段,城市更新构成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,其本质是提升资源 要素配置利用效率、增强空间承载能力、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与强化城市发展韧性的高质量发 展过程。围绕党的“二十届三中全会”确定的“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”改 革发展目标,来自地理学、城乡规划、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,以笔谈的方式 从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、价值理念、实施方式与路径、制度政策环境建设及绩效评价 方法等不同视角和维度,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理论、方法与路径问题。具体而 言:(1) 在概念内涵上,可持续城市更新应理解为目标的“可持续性”和实施的“可持续 性”。(2) 在价值理念上,强调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并共享收益作为构建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基 本经济理念,同时注重将城市更新融入城市文化遗产空间治理、社会空间治理和生态空间治 理,从而形成基于“经济—社会—文化—生态—韧性”多维系统视角组织实施城市更新行 动。(3) 在实施方式上,必须有效平衡地方政府、市场主体、产权人和社会的利益,注重保 障和完善国有企业参与城市更新的机制建设,通过特许经营等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更大参与 热情,各方合力推动城市建设从“面向供给”向“面向需求”的模式转变。为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城市更新的实施应更加注重多元参与式设计,注重从人民可感知的微 观社区尺度上嵌入公共服务设施、绿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技术等要素,统筹城市更新规划编 制和管理实施。(4) 在制度政策环境建设上,总体上应面向新时代的城市更新产品、治理和模式构建新需求,营造适应性强、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制度政策环境,特别是要围绕城市更新 中“人、地、钱”等关键要素,从用地规制、资金筹措、组织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体制 机制创新。(5) 应从“人民视角”出发,构建可度量、可比较的人民城市城市更新绩效评价 体系。
关键词:城市更新;可持续性;价值理念;实施方法;制度政策环境;绩效评价